一、現有相關標準及存在的問題
TB/T 1802—1996(鐵道車輛漏雨試驗方法》規定:噴水強度不低于3 m m/m in;噴頭的噴水孔直徑為1.0~2.0 m i l l,噴孔出水壓力不小于0.1 M Pa。TB2054—89(鐵道機車漏雨試驗方法》規定:淋雨設備能同時較均勻地將水淋在機車各面。噴水強度不低于6 m m/m in,噴孔出水壓力不小于0.1 M Pa。以上兩個標準對噴水強度和均勻度的定義不完整。噴水強度均僅僅使用“不低于”這一比較詞匯對強度做下限限制而未給出上限,易使機車和車輛在超大淋雨強度下難以通過淋雨試驗。在對均勻度的要求上,車輛試驗標準中對淋雨均勻度未提出要求;機車試驗標準使用“較均勻”這一模糊術語,使機車和車輛在試驗中無法判定車輛漏水是屬于噴水強度過大引起,或者是均勻度過小使得局部噴水強度過大引起,還是車輛本身的制造問題。
二、淋雨強度上限值的確定
(1)淋雨強度的下限應根據相關地區的最大降雨量以及持續時間來定義。鐵標的兩個標準均對下限作了限定。淋雨強度的上限則應充分考慮固定式或移動式淋雨試驗裝置布局的工藝局限,噴嘴的尺寸誤差以及現階段的機車和車輛的制造工藝等因素,必須給以適當限制。從SS4n,SS8,SS9型機車淋雨試驗系統調試記錄中(見表1)可知,當淋雨強度為6~10 m m/m in時,3種電力機車均為合格產品,當淋雨強度大于30 m m/m in時,三種機車均無法通過試驗。可見淋雨強度的上限對判定機車(車輛)是否合格十分重要。結合我廠淋雨試驗的經驗及制造技術,建議固定式淋雨試驗裝置強度上限取值為下限的2.5倍為宜,即機車的淋雨強度為6-15 m m/min,車輛的淋雨強度為3~10 m m/m in。
三、淋雨均勻度上限值的確定
從理論上來說,各點淋雨強度完全一致是最均勻的,但固定式淋雨架的工藝布置本身決定了各點淋雨強度不可能一致。從國內各廠家采用的固定式淋雨架來看,各廠家均采用噴嘴點陣布置,各噴嘴的縱橫向距離均相等(見圖1)。噴嘴的點陣布置必然噴出如圖2。
當L=0.707D時,b處面積為零,屬于最理想狀態,此時的71%的面積為單倍淋雨,39%的面積為雙倍淋雨。且不均勻度在全面積上一致。因此,不均勻度可作如下定義:在縱向上,單雙倍淋雨點的不均勻度誤差應分別在10%內。
四、噴嘴型號及噴孔直徑的選定
TB/T 1802—1996中對噴嘴噴孔直徑限定為1.0~2.0 m m,工作壓力為0.1 M Pa以上。TB 2054—89雖然未對噴嘴噴孔的大小作限定,但考慮到水中雜質的顆粒大小以及系統維護的工作量,一般噴嘴噴孔直徑也選取在1.0-2.0 nl I n之間。每只噴嘴的流量p可表示為:q=a式中:A為噴嘴特性參數;P為工作壓力。表2為某公司實心錐噴頭在不同壓力下的流量。其他公司的噴嘴在同等孔徑下的流量與表2相當。影響淋雨均勻度的幾個因素,例如噴嘴噴孔直徑,噴嘴排列點陣的間距,噴嘴到車輛表面距離.s和噴嘴噴散角度口等各參數之間是互相關聯的。因此,當選定某種型號噴嘴時,已確定。為滿足適當的淋雨強度和最佳均勻度,,S之間必須滿足某種關系。在標準中.s被限定在0-I 500 m l n之間,由.s和確定。當選用直徑2m m的噴嘴,a=55。~60。時,推薦的值見表3。
五、試驗系統設計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噴嘴選型時。噴嘴噴孔直徑宜選較大值,管路主供水管應安裝濾孔小于0.8的精密過濾器,以防噴嘴被水中雜質堵塞。
(2)選定噴嘴后,按表3計算出合適的.s和值。建議S值選大值,因水珠在空中有飄散作用s值越大,淋在車輛表面的雨量越均勻。
(3)為消除噴淋邊界對均勻度造成影響。橫向截面內(肌1)>B,其中Ⅳ為橫向截面內的噴嘴數,為車輛頂部寬度。
(4)在設計供水管路時,各點陣噴嘴處的水壓損失差應在0.0 1 M Pa內,以減少壓力對淋雨強度和均勻度的影響。
六、試驗系統淋雨強度、均勻度驗收指標的建議
在對淋雨試驗系統的淋雨強度和均勻度驗收時,宜采用豎壁小燒杯做多點分別測量,如放在圖2中的口區,其強度以大于試驗標準的下限算合格;如放在圖2中的C區,其強度以小于試驗標準的上限算合格。同是口區或c區的各縱向測量點,其誤差在l0%以內才算均勻度合格。http://www.805543.com
